shrimpaqua

建立備用蓄水池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2-06

撰写: 2024-02-06 21:21

建立備用蓄水池

蝦養殖的主流是生物絮團(Biofloc)技術。利用微生物群來淨化水質,並將這些微生物群作為蝦的飼料,藉此減少養殖所需的水量並提高飼料效率,是一種養殖方法。 使用生物絮團技術養殖蝦,可以幾乎不排放養殖水,從頭到尾都在同一個地方進行養殖。 但是,在養殖蝦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變數。天氣變化,或梅雨等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以及飼料量的增加等,都會導致水質環境急劇變化。

當養殖池的水質急劇惡化時,最實際的方法是「換水」,也就是更換水。將污水排出,並換成乾淨的水,是最理想的方法。 如果遇到需要緊急換水的狀況,只能採用直接抽取海水注入的方式,但這也可能導致蝦隻暴露於病毒感染的風險。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可以採取建立備用水池的方式。 準備一個備用水池,並提前將海水抽取到備用水池中進行消毒,需要時再使用,這樣就能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 此時,可以根據養殖場周圍的環境,選擇不進行消毒,直接將海水沉澱後使用。

建立備用蓄水池

第一個備用蓄水池

我們的養殖場也決定整修之前一直閒置的蓄水池,作為備用水池使用。 將大型蓄水池分成兩半,一半在堤岸上覆蓋HDPE薄膜進行蝦養殖,另一半則規劃為備用水池,並已完成工程。 然而,預計今年經濟狀況不佳,蝦的銷售量將減少,因此今年決定將整個蓄水池都作為備用水池使用。

首先,將有300mm取水管的地方設為第一個備用水池,堤岸上覆蓋薄膜的地方設為第二個備用水池。 將海水抽取到第一個備用水池中沉澱後,再將水移至第二個備用水池進行消毒,並將消毒後的用水於溫室中間育成池和露天養殖池使用。 露天養殖池的水完全注滿後,第二個備用水池抽取的水將在養殖期間作為補充用水。

建立備用蓄水池

第二個備用蓄水池

由於存在著使用生物絮團技術養殖就不需要更換水這種錯誤的信念(?),導致許多養殖業者遭受損失。 蝦養殖首先要考慮的是維持蝦隻生長良好的水質環境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蝦隻生存的良好環境是始終保持乾淨的水質,而不是一味堅持生物絮團技術而不更換水。 因此,為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更換水,務必建造備用水池。

當然,每位蝦養殖業者都希望能在更大的面積上養殖更多的蝦,從而創造更多的收益。 但是,如果無法防止水質惡化,導致即將出貨的蝦隻因疾病而全部死亡,那麼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流水。 應放下貪念,創造蝦隻能夠健康成長的環境,生產優質蝦,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這一點必須銘記在心。

資料來源:https://saeunara.tistory.com/150 [蝦子國度:Tistory]

评论0